发布时间:2022-03-09 13:53:59 人气:1686
对古籍出版人而言,前不久刚刚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为其注入了一针强心剂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“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”。古籍保护利用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无疑为从业者提振了精气神,也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。为此,《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》记者采访了多位行业人士,他们均对这一消息感到欢欣鼓舞,也表示会继续在古籍出版保护方面贡献力量。
信心:保护好更要传承好
对于未来如何做好相关工作,诸位采访对象纷纷表示,要在善本保护再利用、海外文献整理、新媒体应用赋能上下功夫,让书本上的古籍活起来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党委副书记、总编辑汤文辉表示,文物古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,做好保护利用工作,既是文化自信的体现,也是文化复兴的客观要求。当前,要特别重视保存在海外的古籍文献的整理利用。“历史上,有大量古籍,包括孤本、善本流传海外;有大量文献如敦煌遗书,保存在英国、法国、俄罗斯等国,这些文化瑰宝,应该尽快通过整理、扫描、出版复制的方式,化身千百,回流国内,为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所用。”
周绚隆认为,作为出版人,对此要做好两方面工作:一方面是加强对古籍的整理,让古籍便于阅读,这也是基础性工作。包括从学术层面做好专业整理,做好专业之外的普及性整理,以及在普及的基础上做好提炼与转化。另一方面是在纸质图书之外,丰富古籍的呈现形式,让古籍文献“活起来”,更加吸引人。中华书局近年来加强这方面的努力和尝试,推出一系列普及性读物;中华书局古联公司也在深入开展包括数据库在内的古籍数字化工作,探索更多新媒体呈现形态。
马美著表示,时代的发展变化,科技的日新月异,对行业的古籍开发利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。“因此,我们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,借助现代表达,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生动阐释和普及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我们的生命之中。如岳麓书社的‘四大名著名家演播版’,就是充分利用二维码数字和云存储技术,读者通过扫描书中的二维码,既可以听到演播艺术家的演播,也可以看到专家的精彩讲解,实现了古典文学名著的数字化阅读。”
倪培翔说:“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早已为古籍传播创造了新的条件和途径,将许多秘不示人的古籍早日公布,必将大大促进古籍的保护利用,传播是最好的保护利用,人民群众是古籍最好的保护者、传播者、利用者。”
许绍山表示,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“活起来”,活化古籍出版是出版单位不变的坚守、使命和主旨。下一步,中州古籍出版社将加大古籍抢救保护、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的力度,持续实施传统文化普及读物精品战略,切实使蕴含在中华典籍当中的优秀传统文化“活起来”、传下去。
浙江大学出版社人文艺术出版中心副主任王荣鑫表示,加强古籍保护,很重要的办法是出版影印本和古籍数字化。当读者有内容阅读需求时,可以通过阅读影印本或图像,来替代古籍原书的使用。“下一步,出版界应该根据读者需求,甄选有出版价值的明清善本进行影印,来减少古籍实物的调阅。尤其是清乾隆以后的古籍,有的也已经有200年以上的历史,过去重视程度不够,应该尽早实施再生性保护,将高质量的影印本呈现给读者,为古籍延续生命。”
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、中国旅游协会长城分会会长、长城专家董耀会认为,作家应该从相关古籍中汲取力量,为大众出版贡献力量。
【来源: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】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 邮箱地址:zyh@book2net.cn